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经常出差住酒店的人在同一个平台找到的酒店价格比很少住酒店的人更贵。在购物网站上买东西会员收到的商品价格比非会员更高。还有就是用高级账号买电影票,反而最贵好像这种越是老客户价格越高的杀手现象非常普遍。携程京东美团,几乎都在杀手,还有更缺德的不同品牌的手机搜同样的东西得到的价格也不一样,比如用ios系统说到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等的会员价就比安卓系统的用户更高,甚至是同样在美团点个外卖。苹果手机都要多花5元钱。这种事被称为大数据杀手很多人认为大数据杀手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儿不可忍,但是在经济学里杀手,这种事却并不是个坏事,咱们就看看经济学里面杀手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他不是坏事。杀手说白了呀,就是对不同的客户报价不一样,这个在经济学里面叫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一句话,解释就是同样的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也可以认为是看人下菜碟,注意其实价格,其实这个词儿翻译的不太贴切,这个词本来的字面意思应该是价格区别对待,咱们这边翻译的时候呢,非要拽一下文采翻译成了价格启示反倒把这个概念呢搞得不太明了。强行的把价格其实这个词呢,带上了感情色彩,但其实价格启示本身完全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这只是商家的一种经营手段,现实中价格歧视现象是非常普遍,比如到了一个陌生城市,打车被绕道。说,外地口音的人买东西容易挨宰,还有咱们前面说的杀手都是价格提示,但这些呢只是价格其实会的一方面还有好的一方面呢,某些商品针对特定的人群打折,也是价格歧视。
比如各种儿童票学生票、老人票、生日券、衣服过季了打折食品到了晚上打这个这些都是价格,其实本质上都是同种商品,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买衣服呢时尚人士就贵点吃东西呢嘴馋的人就贵点,而且最有用的呀,就是这个学生证买很多东西都可以打折,我现在最痛苦的就是装学生装的不像学生证好弄啊,但是脸上的褶子不好。
说到这儿呢,我们还感觉价格其实都是坏事吗?并不是吧,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很欢迎商家来,提示一下我的在传统的经济学里啊,认为价格提示只能发生在垄断或者寡头市场中,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所有人都是价格接受者,商家就没有办法,把同一样东西用不同的价格卖出去,但是在寡头和垄断市场价格启示非常普遍,因为寡头们完全可以自由的定价我们,以前也说过,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就是往寡头和垄断方向发展,所以价格其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这种趋势被加速了,所以我们现在才感觉这么明显,而且感觉很多,价格其实是针对我们某一个人的。商家搞价格歧视,他的好处在哪儿呢?经济学里是这么解释的,如果一个消费者用低于自己支付意愿,也可以说成是心理价位的价格,买了一样东西就会有占便宜一些的因此获得的满足感或者说效应叫消费者剩余那么如果商家知道了每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价位,而且正好用这个价位,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就被商家赚走了,变成了生产者剩余商家当然就很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同一样,商品针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比同一样,商品卖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价值,不论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更有效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飞机票北京到上海200个座位的飞机全价差不多1500,打个八折1200,如果飞机票是卖1000差不多能卖出去50张票,因为很多人的心理价位是1000左右,1200啊接受不了那么飞机就得空着150个座位费。如果飞机票可以根据不同的人。
卖的价格不一样,那一定会卖的更多。比如有人呢,想800元钱买那么就提前两个月卖给他,有人呢,可以接受1000元钱,那他就可以提前个三五天买。有人临时有事,这位多少钱都能接受,那就1200元钱卖给他,这样呢?到了飞机起飞的前一刻,飞机就能卖出190标,引起飞前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候,还剩下10个座位,聪明的做法应该是给钱就卖,因为作为空着也是空着这一他们飞行的编辑成本是零,难怪一张票,只卖一块钱也比没有空着墙,我们看机票这种价格其实是不是对航空公司和旅客都有好处,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那么现实中呢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价格歧视的高效率就体现在这里,而且越是完全的价格,其实买卖双方就越容易双赢,这里的完全价格歧视指的就是完全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然后正好用这个价位,把商品卖给他。对老客户要价更高,是因为商家系统认为老客户对商品更有依赖性,所以会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而新客户呢,还不熟悉上帝心里价位更低,商家要做的就是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形成依赖虽然这样做对老客户不利,但是对于新客户来说,他还说了那么把所有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消费者群体的效应,提高了,所以轻易学认为,价格启示是双赢的。但是经典经济学上还认为完全的价格启示是做不到的,因为商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办法知道每个消费者真实的支付意愿也没有办法识别一个消费者是不是应该享受折扣的人群因为有人会冒充,还有就是有人会用享受打折的特殊身份赚钱,比如有人用特殊身份去买经济适用房,然后再转卖最后导致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有人呢,又学生证买打折票,然后转卖,这也是商家最讨厌的,但是商家没有办法,完全避免这个现象,而且从传统观点来看,经典、经济学里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用传统方法来识别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效率确实很低比如说砍价就是一种双方试探心理价位的过程。咱们讲沉默成本的时候说过买衣服的砍价技巧,我有同学呀,就经常用根本不回家,先是一堆以后在试衣间里面偷着看价钱啊,这件衣服500元至少得把这俩服务员忙出一身汗,然后呢,边挑毛病,便说这家啊,还行就是颜色不太合适,能不能便宜点啊服务员的很自然的回去,你先给多少啊,我同学呀,眼前突然浮现出了老师朋友、同学、亲人的应用小毛似乎他们这些人都在他的灵魂深处呐喊砍价还要对半砍呢我同学似乎有所领悟随着小宇宙的突然爆发,喊多了一句,顶多给你250。服务员小妹直接说不行啊,这哪有对面看我同学立刻虚张声势的说呀,要不我去评价店,再看看吧,边说边往外走,还一边偷瞄着服务员,就看服务员小妹似乎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张开无数大手一挥起嘛,且带我请示我家店长定夺。说完呢,就去屋里面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就满脸不情愿的书来说,哎呀,店长同意卖给你了,我同学立刻兴高采烈的付了钱,拿着衣服走了,其实呢,这件衣服进价可能只有60元钱。我们看这个过程,商家先标了的高架。提高消费者预期,然后让消费者自己说,想给多少钱,商家这时候心里就有底了。不同的消费者报的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样,商家就可以很自然的,按照消费者包的价格把东西卖给消费者,而且消费者还很美上架也赚到了钱,这是一种点对点的价格提示。之所以最后成交之前,要飙一下演技,还有进屋里边假装打个电话跟店长请示一下目的就是为了坚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同时让消费者不好意思临时反悔,这种一举两得的事,商家是很乐于在成交阶段免费给消费者演一段呢,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点对点的价格其实效率非常低。每确定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价位,都要演一段,那如果是大规模经营的话,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很多量贩式的品牌服装店都是统一售价,但是这样的商家会损失价值提示所增加的利润,而且会把有的消费者拒之门外,那么2010年之后,曙光来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被刷新了,大数据就可以做到识别每一个人的支付意愿,并且有所针对的是。大数据现在呀,火的不要不要的。
各路的牛鬼、蛇神都想跟大数据在那边捞点好处,有利用大数据炒股的,有利用大数据搞营销的,还有。利用大数据搞科研的。大数据呢,他的字面意思是海量数据的意思,他的定义是这样的多到无法的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有关大数据的知识呢,网上一搜一大堆,咱们在这儿呢就不重复的说一遍了,这里呢,说一说,我自己根据与两个计算机领域很牛,而且很有想法的学者沟通之后,对大数据技术的粗浅认识个人观点啊,如果说错了还请听友们批评指证,首先谈谈大数据的本质是什么统计学里面有一个基本方法是抽样。
意思,就是从总体当中抽取样本,对样本进行观察看看样本的各类数字特征,然后以点带面的。认为,样本的特征就是整体的特征,比如,想研究一个大学里学生的饮食习惯,分布特征,那么这个大学有6万个学生,如果每个人都发一张问卷等,把结果整理出来,可能三年研究生都毕业了,怎么办比较好呢,随机抽取500人,只研究这500人的饮食喜就省事多了,那么这500个人能代表全体6万人嘛,肯定是不能的,万一抽样为筹好抽刀的,这500人里面有400个男生,我们能得到一个结论,就说这个学校男生占80%嘛,事实可能是男生并没有这么高的比例。虽然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统计学里面要做重复朝阳,但是样本啊,再怎么抽他也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很多信息都是缺失了,但为什么还要做抽样呢,就是因为总体的量太大了,没有办法做权,所以要进行抽样,还有一个原因,必须要抽样,就是数据量如果太大的话,我们目前的电脑算不过来,我读书的时候计算过一个东西,输入数据之后啊,点了一下,ok电脑就死机了,每次点都死机气的我呀,把电脑给好炖题,反正是攻击电脑也不心疼,后来有一次呢点完ok,有事出去了,把这茬给忘了117天假期回来之后呢,发现电脑屏幕中间有个进度条,显示98%运算时间179小时,我才知道,原来电脑啊。只是算的比较慢,顿时我是热泪盈眶,抱起来显示器激动的说我错怪你了,你原谅我吧一下没注意碰到了键盘的es一键退出。
百顺只能再算一次呢,这回我学聪明了点,完ok键,把键盘给拔下来,等了7天之后再插上键盘,一看,这回真他妈死机了,原来是键盘呢,不能随便把那么再来一遍7天之后有了结果,一看结果不太满意,我得调整几组数据再算一次又过了几天,就这样一学期都过去了,我这这觉得还得算,这就说明太大的数据量电脑收不了,只能抽样的办法来减小数据量,所以说传统的统计和计量里面抽样,他的本质是无奈之举,技术上如果可行的话,谁他妈爱抽样的抽样调查多小气多,娘炮啊,问一个数据不辣都给算了,这都会那结果才叫靖轩呢,但是呈现做不到啊,有了大数据之后,我们就不用做丑扬,因为大数据可以做到处理海量数据,让抽烟的痛苦不再困扰人类,所以说,大数据本质上是把原来只能抽样,用公式来算的东西扩展成了,把所有样本信息一个plus的全包含起来一点信息都不遗漏的。一种新的算法和硬件技术,结合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那么应用大数据技术商家就能了解每个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等等东西,然后针对每一个消费者有地放矢的制定商品价值,推荐商品或者引导消费者喜好,这样呢,商家就能完全的按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是心理价位来销售商品,做到完全的价格,其实其实不用我说我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渐被商家所掌握了,而且我曾经看过一个网购平台的后台数据,这些数据就能很轻易的描绘出来,一个人半年以来的行动轨迹在什么时间、地点?买了什么东西跟谁开过房一圈儿童那么未来有了5ge的价值,大数据技术归到商家更容易的掌握我们每个消费者的一切隐私,所以大数据应用现在的焦点集中到了隐私保护问题,可以预见将来这个问题一定会被放大,一定会发生一件足以改变大数据产业的全球性隐私泄漏事件,然后促进大数据应用立法,我们拭目以待吧,那么我们普通消费者有没有办法避免自己的隐私被泄漏的?目前来看,除非我们不用手机不上网,否则没有任何办法,保护因素,最后要说一下,现在流行这么个说法,说很多发达国家明明有条件实现移动支付为啥?不推行了有人呢解释说,人家外国人知道,保护隐私,他用手机支付呢?泄露隐私,所以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宁可用信用卡,他不用手机,但是我要说这种说法完全是崇洋媚外。用信用卡就不产生交易路吗?在哪买,买什么多少钱?谁买的这些个信息哪样比移动支付少,而且这些信息正在源源不断的流入他们的银行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当中,所以说,发达国家的人不用移动支付,而用信用卡是因为他们更重视隐私这种说法完全就是自欺欺人或者是bill东西之所以很多发达国家没有普及移动支付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垄断集团分赃不均,都想垄断消费数据,我们看等他们形成了大数据托拉斯,到时候这些老外肯定会说手机支付真相好。